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正文

保险资金运用形式有哪些?保险资金A股投资现状如何?

保险资金来源大部分是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在资产负债表上,保险资金主要以责任准备金的形式出现,是保险公司一项重要负债。

正因为保险资金形成机理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上有一定的特点。

一方面,保险公司主营业务的运行模式是通过出售保险产品获取保费,之后当投保人或物出现保单内伤损情况时产生赔付成本.

即在保险资金的收取与赔偿之间会存在时间差,因此保险资金便可将沉淀下的资金进行运用,通过投资实现险资的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对于储蓄型业务如长期寿险合同,其赔付是必然的,定期的保费收入形成了稳定的现金流,因此投资业务便内化为产品定价的重要因素。

保险资金自2003年开始逐步走上投资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逐步设立投资部门或者资管公司,根据自身投资目标与运营模式,形成一套自有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

受其自身特点决定,保险资金运用要满足期限匹配、收益覆盖、稳健安全三大原则。

银保监会要求保险资金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的投资理念,资金运用须以服务保险业为目标,满足偿付能力要求,实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在此基础上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

19年来,其投资范围是逐步放开的,投资方式也是不断多元化的,从最初只能投资低风险、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和债券,到如今可以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工具,其目的是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提高偿付能力。

自2004年10月被正式批准入市后,股票投资便逐步成为保险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其持股行为逐步规范,形成了一套自有的投资理念和持股特征,随着持股规模不断扩大,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保险资金A股投资要求与目标

股票投资是保险机构运用保险资金提高利差收益、增厚利润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权益投资成为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

作为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之一,险资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也要符合保险资金运用的原则、要求和目标。

相对于固定投资,股票投资风险溢价更高,所以,对安全至上的保险资金来说,其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受到较严格的监管,经过十数年发展,保险资金逐步形成规范和成熟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

自入市以来,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监管政策大致经历了放松-收紧-放松三个阶段,2004-2016年间,监管部门不断放宽险资投资范围限制,并提高其股票持有比例上限,比如2014年险资被允许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权益类资产上限为险资运用余额的30%等。

由于2015年频繁出现险资大规模举牌事件,加剧市场波动,监管部门在2016年开始,出台收紧股票投资单一集中度等政策。

而2019年后监管部门放出提高权益投资监管比例等政策放松信号,2020年7月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要求,根据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状况对权益投资监管比例进行细化,最高可到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5%。

自2012年起开始建立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赋予各市场基础风险因子,对保险公司资产进行风险量化,设定偿付充足率标准,以提高其资产配置要求,这对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也进行了一定的约束。

与其他市场相比,股票市场在风险计量中的基础因子是最高的,而在股票市场中,沪深主板的基础因子低于中小板和创业板。

所以保险公司会根据自身业务和资本状况建立风险偏好体系,并根据资产配置要求构建最优投资组合。

目前,保险资金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其投资理念和持股行为会对市场稳定性和其他市场参与主体产生重要影响。

一直以来,保险资金入市被寄予厚望,一方面为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并引领资金流向高质量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险资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持股行为,推动市场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保险资金在股市中的投资形成了特定的投资要求与目标,一方面,作为提高利差收益、增厚利润的一种运用形式,保险资金在股市中的投资对收益也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股市中的回报成为保障偿付能力,实现险资保值增值的重要来源。

另一方面,受自身业务特性和监管政策影响,保险资金在股市投资中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优化投资组合,加强风险管理,将资金投向优质上市公司,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保险资金持股特股特征分析

股票二级投资是保险资金有效实行全面资产负债匹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负债端看,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其保费收入,并且长期性资金占比较大如寿险保费收入。

资产端则被要求实现期限匹配、覆盖负债端成本的同时保障资金安全。因此,受其业务特性和监管要求影响,保险资金在股市投资中偏好低风险、回报稳定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资风格稳健,倾向于买入并长期持有。

具体分析如下:

(1)保险资金持股规模

自2004年10月保险资金正式被批准投放股市,截至2021年三季度,保险机构曾持有过2757家上市公司股票。

保险资金持股公司数量从2005年的71家,一路增长至2016年的658家,增长了8倍,虽然此后受监管及股市波动影响数量有所下滑,但也一直稳定在350家以上,随着保险资金运用限制的放松以及资管时代的来临,2021年持股数量回升至388家。

保险公司持规模则不断扩大,2013年起保险资金运用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后,其在股票及基金方面的投资规模从2013年的0.78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72万亿元,占险资运用余额的比例则稳定在10%-15%之间,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中也处在前列。

结合保险资金持仓变动可知,保险资金采取了有序的进入及退出策略,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随着保险资金余额的不断增长,权益投资监管比例放宽,保险资金持股规模势必不断增长。

(2)持股时长

在2005年一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的68个季度中,剔除2021年三季度新进股票后,保险资金持有1个季度的股票共424只,占比15.6%;持股时长在2-5个季度的有904只,占比最高达33.4%。

6-10个季度的有530只,占比19.56%,居第二位。整体上看,保险公司更偏好中长期持股,投资方式倾向于买入并持有,这有利于引导市场投资理念走向价值投资,减少短期投机行为。

但16年间保险资金持股只有一个季度的上市公司股票仍有424只,这说明保险资金在进行股票投资时也会出现短期行为。

(3)持股偏好

由于资金来源以及自身业务的特殊性,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时有着特定的持股偏好。

行业层面,保险资金相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在行业选择上有着特殊偏好,保险资金自2007年以来持仓最高的行业为金融业,近几年持仓占比均在80%左右,在剔除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几家险资控制的大型金融机构的影响后,金融行业所占其仓位仍然在30%左右。

保险资金尤其偏爱金融股,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机构的金融属性,重仓金融股有利于其与银行、券商等进行业务与资金合作。

另一方面,金融蓝筹股估值较低、业绩稳定、分红比例高,满足保险资金对低风险、稳定收益的要求。

同时,制造业长时间以来位居保险资金持仓中的第二位,这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似,主要是因为,制造业蓝筹股、白马股居多,分红比例高且稳定,是价值投资的最佳选择之一。

此外,保险资金还青睐房地产业,一方面是因为地产股估值偏低,收益稳定,风险较低;另一方面,是为保险公司未来开展养老地产投资提供便利,符合保险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

公司层面,保险公司偏好规模较大,分红高且稳定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在择股时会比较看重分红比例,这一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利润质量等等。

保险资金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样,更青睐分红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偏好盈利能力强、财务状况良好、分红比例稳定的公司,一直以来所持股票的分红比例均值都在35%以上。

此外,保险资金更倾向于持有高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综合评分体系)公司,择股时对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和公司效率有较高要求,这主要是基于保险资金追求的是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

标签: 保险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资金来源 保险资金A股投资现状 险资金持股规模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