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是否全部移交、如何移交,目前各地的做法并不完全统一。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春光,给多家民间教育机构提供过法律服务。
李春光表示,全国开启整治小区配套幼儿园后,他接到过来自各地的咨询,“有的地方要求小区配套幼儿园限期关停。有的小区配套园因开发商不履行义务,是小区业主委员会投资建起来的,要求移交,怎么办?还有一些是开发商当时拿地和审批时,没有明确要求移交配套幼儿园,开发商都办齐了各种证件。”
梳理各地继国务院《通知》之后出台的相关实施文件,也能看出各地执行不一。
比如,广东省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并已签订移交协议的配套幼儿园,应按协议移交;未签订移交协议的,以2015年12月31日为节点分类——之前规划建设的配套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回收,如确定不回收的,应逐步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之后规划建设的配套幼儿园,应采取措施予以回收。产权归属开发商、个人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收回及补偿办法,由各地级以上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自行确定。
云南则是对不同用地提出不同要求。建设用地以出让方式取得的配套幼儿园,已签订移交协议的按照协议约定移交;以出让方式取得用地但未签订移交协议的配套幼儿园,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印发时间(2010年11月21日)为节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收回。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是各地面临的一个硬指标。”教育产业投资人郑玉武向《财经》记者指出。福州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纷争背后,是地方急于完成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公办园占比达到50%。
郑玉武介绍,伴随房地产市场开发,中国的民办幼儿园在2002年左右萌芽,社会资本和个人力量被允许兴办民办教育后,民办幼儿园蓬勃发展,大部分属于营利性质。近几年,普惠性学前教育概念兴起,一部分营利性民办幼儿园通过政府补贴转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福州公办幼儿园资源紧张。2019年3月,福州市教育局曾在官网发布该市治理方案的出台背景,称目前福州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学额覆盖率为77.29%,公办园占全部幼儿园的比重为44.21%,公办学额缺口较大。
调研发现,“有的城镇小区没有配建幼儿园,有的虽然建了但没有移交办成公办园或者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这是造成城镇‘入公办园难’、‘入普惠性民办园难’、‘就近入园难’的十分重要的原因。”
公办幼儿园资源紧张是目前各地面临的普遍难题,尤其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区范围不断向外扩张的城市,新建小区更为紧张。“公园道一号”即是典型一例,凸显出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
仓山区地处福州南大门,“公园道一号”曾经属于偏远地区,业主林连勇买房时周围正待开发。过去20年,赶上中国城镇化和楼市快速发展。如今,仓山区成为福州楼市重要的房源供应仓,地产项目林立,从高端别墅到普通住宅皆云集于此。
同样扩张的还有城市人口。据仓山区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时仓山区的常住人口为48万余人,到2010年时已增长到85万余人,仅仅十年间人口增长约77%。由此,幼儿园入学难、入学贵等问题凸显。
根据仓山区2020年秋季发布的幼儿园招生数量,该区幼儿园总招生数量约为1.33万人,其中公办园为7250人,前一年的公办园招生数据为2060人,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大幅提升。
李春光认为,当前对小区配套幼儿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治理,对于一些应该移交而未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有其合理合法性。但各地在执行中,不宜一刀切。是否必须移交,还要具体分析,一是看当时拿地和立项时,开发商和政府相关部门是否明确需要移交;二是看政府和开发商是否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看政府部门是否划拨土地,有无减免土地出让金,开发商是否配建或有无挪用等。如果以公益的目的进行征收,涉及私权,则需考虑适当加以补偿。
福州小区配套幼儿园诉讼案中,开发商们普遍关注是否应无偿移交。李雄虎提出质疑,这次治理文件和此前福州市的法规都未提及应该“无偿移交”。即便是2019年3月福建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也未提及无偿移交,并且重申“一事一议”“一园一案”,逐一进行整改。
二审败诉后,李雄虎表示将向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诉,这起案件的走向或将影响整个福州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权属之争。
获悉该案二审判决的结果,“公园道一号”的业主张斌第一时间转告《财经》记者,他还在为孩子的入园难题发愁,“公园道一号”的幼儿园权属仍在诉讼中。
在发来的一张照片中,他的小孩背起书包,“天天喊着去上学,但不知道明年要去哪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