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猫眼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5月,中国电影分账票房(不含服务费)累计249.41亿元,同比下降6.35%;观影人次6.89亿,比去年同期减少1亿人次。这是自2011年以来我国电影的分账票房和观影人次首次同期下降。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一直保持向上向好的良性发展态势。以2018年为例,我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产量达到1082部,其中新上映电影504部;全国银幕总数突破6万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首位,比2012年的13118块银幕数增长了近4倍。
在经历多年的狂飙突进后,我国电影产业为何出现分账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期下降?从直接原因上说,与票补减少、电影票价上涨有关。灯塔数据显示,今年电影票均价38.89元,特别是春节档电影票价大幅上涨,使一些不愿意花高价看电影的观众离开电影院。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大电影、网剧的崛起使人们在进电影院观影之外有了其他选项。
但究其本质,原因仍在于缺乏优质内容,缺少具有好口碑、具有号召力的优质爆款电影。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观众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影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容易取得高票房的浮夸喜剧、空洞玄幻、流量偶像类型影片的吸引力在下降,很难再吸引理性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换言之,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双降,显现了我国电影产业的一种“冷静”——挤出泡沫,回归理性。从短期来看,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但对我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
此次出现的双降给电影产业、电影行业从业人员、投资者带来了警示,有利于倒逼电影创作者走出舒适区。电影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在追求数量之外更要追求质量,以精品意识和匠心精神,创作更多能引起观众共鸣、形成口碑效应的优质影片。(何勇)
标签: